劳动者冒用他人名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实际工作的,该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实践中,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冒充他人或者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建立劳动关系的亦常有发生。此时,冒名者事实上履行了作为劳动者的义务,也从用人单位处享受了领取工资等权利。但实际上其真实的本人并非劳动合同的主体。对于被冒名者而言,则既未履行劳动义务,也未享受权利,而仅仅在名义上成为挂名的劳动者。实践中的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或是否提供了劳动作为存在劳动非关系的唯一判断标准。很多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并非持续不断地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当劳动者连同其相关档案调入用人单位后,用人单位应及时为其安排工作岗位,如果劳动者拒绝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并征求劳动者意见后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整岗位。经培训或调整岗位后劳动者仍不提供劳动或不能胜任时,用人单位应该作出除名决定彻底解除劳动关系,以维护其内部劳动管理秩序。
如果劳动者本身满16周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条件,应按实际劳动关系确定劳动关系的主体,实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如果工作岗位对于劳动者的条件有特别要求,而实际劳动者并不符合这一要求,则劳动合同无效。如果是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冒用他人名义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合同确认无效后,用人单位仍应按合同约定支付报酬。
相关文章:
·怎么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怎么区分劳动关系和承揽关系?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者未实际提供劳动,是否成立合同?
·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可以撤销吗?
·用人单位以工资形式向劳动者发放社保补贴,能否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定缴费义务?
·发包人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是否对劳动者的工伤损害承担连带责任?
·在工伤认定纠纷中,如何正确把握“上下班途中”这一概念?
·离婚时一方或双方尚未退休的养老保险金如何分配?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何种责任?
·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解除劳动合同应遵循何种标准?
·劳动者提交虚假材料请病假,用人单位能否依法解除劳动合同?